最新消息:微信点赞是一个教您如何操作微信点赞的教程平台!

心水作品|第30届广州园博会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最佳人气奖投票启动!

点赞资讯 weixin 284浏览


前言


票选第30届广州园博会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最佳人气奖!快来为你最喜欢的作品和设计师团队打call啦!


经历2个月筹备,共吸引国内22个省市的88所高校参与,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、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、广东园林学会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,锐丰文旅承办,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支持的第30届广州园博会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一经推出就引发参与热潮,最终经过激烈的精彩对决,共有9组作品从全部111组作品中脱颖而出,进入终审奖项角逐环节。


9组不一样的创意,就是9次青春洋溢的艺术探寻,就是9个团队有趣灵魂的彰显。在这之中,你会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组作品呢?欢迎点击推文最下方的投票连接,票选自己心目中的人气王者吧!


投票规则


投票时间

2月28日-3月7日

投票规则

通过微信端参与投票,每人每天可投5票,单次只可以选择一个作品。

*本次活动严禁刷票,一经发现,主办方保留采取处置措施的权利*


投票渠道


最具人气奖投票链接



最具人气奖竞选作品介绍(共9个)

作品名称:都市之森环游记

参赛院校:上海交通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

指导教师:陈坚、孙卫国

参赛选手:姜宇馨、冉姗姗、王秋楠、李婉清

【设计说明】

互联网时代,伴随着凶猛的城镇化浪潮、危机重重的环境污染,我们的孩子们会成为“林间最后的小孩”,住在一栋栋水泥构起的“石笼”中,缺少机会与大自然相亲近。本组以“重构儿童与自然的关系”为主题,秉持自然生态、自然游乐、自然教育等理念,力求营造“乌语花香”“寄教于乐”“创意生境”的游乐公园,让孩子们游与玩中,亲近丰富多彩、充满野趣的自然世界。构筑物设计以人工元素秩序性减弱为线索,采用自然消隐感的处理手法,最大程度将景观构筑融于自然环境。种植设计上,考虑质感、高度、色彩,营造三段氛围有所差异的宜人花境。我们希望通过场所和游玩方式设计,帮助孩子们在熟悉感和安全感中,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本士的自然文化。


作品名称:同创“童”享

参赛院校:上海大学

指导教师:黄祎华、初旖

参赛选手:姜可欣、徐艳晓

【设计说明】

本方案以儿童的视角带入游戏拼图,五彩的空中廊道充满着一次次奔跑与欢笑,充满变化的拼图基地成为孩子们真正喜爱的目的地。从一米高度看园林视角出发,结合公园的功能布局、自然特征,将儿童运动、成长与绿色园林相融合,努力为孩子们打造安全有趣、文明友好的公园环境。不同主题空间依照年龄段量身打造,创造出沉浸式的探索体验。打造研学、艺术、活动等板块,将公园转化为寓教于乐的主题场景,让孩子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去体验,去感知。几何构件是模块化并具有灵活性的,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,公园虽有形,但回响无尽。


作品名称:撒“野”去

参赛院校:福建农林大学

指导教师:李芳英、林立

参赛选手:蔡远超、高婧瑜、黄宇桐、伍骋昊

【设计说明】

现代城市发展迅速,城市中的儿童似乎逐渐不再能与自然接触。方案聚焦于儿童的绿色生活,旨在打造提供孩子们拥抱自然的野趣场所。方案位于广州市儿童公园,设计总面积约为297m2。该公园为广州市最受欢迎的儿童公园,其中具备众多主题乐园。在充分考虑场地要素后,我们决定以本土动物为元素、以原始巢居为背景,塑造童话故事——“小曳”和动物朋友们的花园派对。我们以儿童的视角出发,通过植物的障景与路牌的指引,让孩子们因为被激起的探索欲自发地探索场地、认识“小曳”、“撒野”其中,并与“小曳”一同参加花园派对。同时,我们在场地中穿插科普设计,希望能让孩子们在“撒野”中学习,认识自然、热爱自然,并学会自发地保护自然。


作品名称:寻径·归巢

参赛院校:华南农业大学

指导教师:汤辉

参赛选手:温淑宇、黄洋、郑思恩、潘沛楠、黄梓淼

【设计说明】

城市自然场所缺失,束缚了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。为应对现代儿童普遍存在“自然缺失症”的现象,方案以“一米高度看园林”为出发点,聚焦“自然野趣”,重塑儿童回归“自然巢穴”的路径。矗立在场地中央的中心巢穴以及周边的小巢穴,以原木竹筒为材料,以儿童的尺度为准,分别打造为“湾区自然之家”和“昆虫旅社”。一路向“巢”的竹篾飘带与感知路径交织,儿童跟随着花境,探寻动物足迹,体验自然乐趣,寻径归巢。儿童进入中心巢穴后,可以从内向外观察自然的美妙乐趣。儿童和自然按其本来的样子交织在一起,演奏出曼妙的乐章。


作品名称:鲁班乐园

参赛院校: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

指导教师:沈洲

参赛选手:朱瑛、时环环、周洋洋

【设计说明】

“鲁班乐园”儿童榫卯积木创新简化传统的榫卯结构,真实还原榫卯工艺,传承千年建筑文化,让孩子在搭建中传承中华文明的千年智慧,领会古代工匠的精工之美。融入传统文化元素,让孩子在搭建中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,培育文化自信心。提供丰富的材料,孩子可自主搭建各种千变万化的造型,培育孩子良好的自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。场景化真实、丰富,孩子可进行自主游戏。“鲁班乐园”榫卯积木搭配各种场景装饰材料,使搭建的场景更形象,更具体,孩子在游戏时的代入感更强。


作品名称:登陆火星!

参赛院校:北京林业大学

指导教师:郝培尧、魏方

参赛选手:林小澍、王悦颜、刘佳艺、张书畅、梁志嵘

【设计说明】

孩童总是对未知充满向往,想用小小的脑袋探寻大大的世界。好奇心驱使他们从自然出发,踏寻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空间……这样由儿童自发进行的认识行为,就是游玩的本质,是引导儿童亲近自然、感悟生命、自由嬉戏的必然方法。我们希望以故事引导和自然叙事的手法,引领儿童在科幻冒险主题下,以守护自然为内核,在园林的独特景观中自主感知与学习,深入认识自然之美。设计以“火星移民计划”为主题,通过地形的塑造、植物氛围营造、自然化构筑设置,进行“远离家园”、“异星着陆”、“又见家园”、“未来已来”四个段落的景观叙事,以儿童视角构建以自然为本的科幻世界。设计在分区上以叙事框架为基础,氛围由压抑到开放最后转为平静。第一段落分区由花境引入故事,引导儿童进入神秘花园;第二、三段落分区地形起伏大,活动设施多,运动场地开阔多样,是儿童主要的嬉戏和探索区;第四段落分区以自然感知为主题,亲自然花台和模拟鸟类的风动装置共同组成花园叙事尾声,引发儿童与自然的共情,从而更好将绿色理念融入个人成长之中。


作品名称:岩野植趣

参赛院校:华南理工大学、沈阳建筑大学

指导教师:林广思

参赛选手:焦丽蓓、吕博文、赵旭凯、萧涵弋、钟昭宇

【设计说明】

儿童对植物有特殊的情感认同与游戏倾向,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,天然游戏场地逐渐减少,植物在儿童亲自然活动中可发挥的功能受到了限制。广州市儿童公园迷你高尔夫球场改造区域面积432,地下是30cm厚混凝土垫层。为满足儿童成长多种需求,本设计引入儿童户外玩耍测评工具,总结广州市儿童公园现有游戏类型的缺失,提出“岩野植趣”概念,利用场地资源,搭建儿童与植物的纽带,旨在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中去,与植物进行互动。本方案融合植物,设计9类儿童游戏,从不同维度提升儿童认知、社交等成长效益,同时借助可供性理论设计标识引导互动。基于低碳环保原则,场地对混凝土垫层再利用,将挖掘后的混凝土因地制宜用于堆叠地形、制作座椅、种植容器、铺地等。为保障儿童安全,各种设施处理成圆角。设计方案创造了在山石间嬉闹、与草木相游戏的空间,让孩子在大自然里撒欢,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。


作品名称:Blooming·种子成长计划——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儿童游戏空间参与实验

参赛院校:四川大学、苏州大学、西南大学

指导教师:王霞

参赛选手:孙馨宁、李可月、贾适夷、周心悦、刘姝萌

【设计说明】

团队基于可供性理论,旨在挖掘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,并通过抽象的模块化设计,实现儿童从“预设性活动”到“创造性活动”的转变。设计主题为“Blooming·种子成长计划“,以“Break破土”、“Grow成长”、“Bloom绽放”三个主题分区展开故事发展序列,通过装置设计、种植设计和活动策划,再现植物成长历程,同时使儿童在游憩过程中,多感官体验生命的蓬勃;在一步步探索中,产生与自然的沟通和对环境的归属感,实现儿童心智和能力的成长。在策划运营方面,场地以主题站点的形式进行“寻宝游戏”,以可种植的“种子门票”作为奖励,激发儿童在场地和生活中体验不同的种子成长之旅,同时构想场地作为实验基地开展时序性自然教育活动,实现可持续运营。


作品名称:桌上花园

参赛院校:北京林业大学

指导教师:张晋石、郑小东

赛选手:史辉辉、李婧妮、王欣悦、刘凤若、牟乐怡

【设计说明】

2022年广州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,儿童成长环境全面优化,关心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全面形成。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人群,他们的奇思妙想、天马行空值得我们用心呵护。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,我们选取了他们熟悉的书桌为代表,他们在桌上学习、上课,繁重的各方压力将当代儿童困在书桌这个围城之中。当代儿童不知道以前发展年代,书桌还可以用来打乒乓球、掰手腕等。因此,在这个花园里我们打造了最与众不同的“桌上花园”,在这可以上桌蹦跳攀爬,可以听书桌说话,可以在书桌下捉迷藏,可以在书桌间穿梭嬉戏,书桌里拿出的不一定是笔,还可以是花朵。并组织自然教育活动,鼓励孩子们用废弃纸张制作“书本花盆”,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生命、体会自然。

 
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

转载请注明:微信点赞 » 心水作品|第30届广州园博会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最佳人气奖投票启动!